文丨师利国配资吧官网 配资
当我听到这一幕时,内心在发问,现在的人怎么啦?冷漠态度让人感到可怕,信任危机让人感到可悲,扭曲的心态让人感到可恨。
事情发生在某县医院心血管门诊室,也许是天气炎热的缘故,今天前来就诊的病人特别多,门诊大厅三个长条凳坐满了病人,坐不下的在走廊等候。
消毒水的味道,人们身上的汗味,老人压抑的咳嗽声,永不停歇的电子屏幕叫号播报声,候诊病人及家属,高八度低八度的交头接耳声。室内的空气让人有些窒息。
有的人在玩手机,有的人紧盯屏幕上跳动的数字,仿佛那串数字就是通往救赎的唯一密码。值班医生身穿白大褂,按照叫号顺序精心为病人诊疗。
有人上前小声给医生说,我离家太远,能否插个队,早点看病还可以赶上末班车。还有病人急匆匆的到医生那里打招呼,看样子是熟人,估计也是想插队。
展开剩余73%医生站起身来告诉:大家说话音量放小一点,我会按照顺序叫号,认真对待每一位病人。由于排队人较多,如果有的身体出现特殊情况,可以到急救室就诊。
就在这时,一位60多岁的老人在众目睽睽之下倒下了,身体与冰冷的瓷砖接触发出的那声钝响,可把大家吓坏了。老人的身体微微抽搐着,脸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退出白色变得灰白,如同秋霜的枯叶。此时门诊室仿佛按下了某个无形的暂停键,空气瞬间凝滞下来。
在场的人都看见了老人倒地,看见了生命正以惊心动魄的方式流失。医生见状第一个跑出来进行急救,由于老人身体有些发胖,仅医生一人很难完成。
请大家帮把手,扶一把老人,医生边急救边呼唤,大家伸出援助之手。大家不要担心,这里是医院,四处有监控。
此时的门诊部异常清静,大家好像是施了某种魔咒,行动如此统一,像触电一样,迅速撤离门诊室。原有人潮涌动的地方,瞬间变成了令人寒心的真空地带。
他们离开门诊室后,相互交换眼神,没有人讲话,似乎一切都没有发生。
门诊室只留下医生和病人,仅医生一人要挪动身体发胖的病人很难。只好给急救室打电话,很快四人抬着担架赶到现场,把晕倒的老人抬走。
门诊又恢复了往日的喧嚣,电子屏幕依旧在不知疲倦的滚动着新的号码,仿佛刚才惊心动魄的事,不是发生在这里。
医生觉得十分窝火,没有急着看病,而是说:我知道社会很冷漠,但不知道会这么冷漠,冷漠的让人窒息。今天的悲剧也许明天在我们身上重演,当事情发生在我们身上,你不希望社会冷漠无情吧。这位摔倒的老人很幸运,因为这是医院,能获得及时抢救。不是所有人都这么幸运,如果你在野外,在街道,在商场晕倒。周围的人都冷酷无情,视而不见,你又怎么想?
有位老人发话了:医生,不是我们无情无义,我们是担心惹火烧身。事不关己,高高挂起,多一事不如少一事,害人之心不可有,防人之心不可无。
另一位中年人接着讲:我是想救,但我没有这方面的知识,弄不好就会使得其反。
医生讲:好在老人抢救及时,身体无大碍。如果老人真有意外,我们在场的人能不自责吗?
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,人们的生活获得了极大的改善,人的寿命在不断的延长。但人们自保优先,功利主义价值观盛行,导致人们社会责任减弱。尤其是在群体环境中,个体普通认为“他人会行动”,致使责任被稀释。
尤其是负面案例影响特别深,教训极其深刻。简直像中毒一样,不断扩散和蔓延。
我想说:每个人都会生病,每个人都有老的那一天。今天他人的遭遇就是明天的自己,今天的冷漠就是明天的回报,今天的付出就是明天的收获。
2025.7.27
☆ 本文作者简介:师利国,1957年出生,1976年入伍,1993年转业回湖北十堰。原创文章,未经允许不得转载
编辑:易书生配资吧官网 配资
发布于:北京市忠琦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